近期,网络诈骗犯罪多发,其中包括恶意程序、钓鱼网站、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各种网络诈骗手段。这些诈骗行为直接针对网民的个人财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联动优势风险防范小课堂今天将为您分析两种常见的信息诈骗方式,并提供有效的防范建议,以免个人身份和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一、预留手机号诈骗
近来,篡改银行预留手机号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欺诈手法。犯罪分子通常以办理贷款、冒充通讯运营商推荐新业务等为借口,骗取持卡人的身份信息和卡片信息。然后,他们会致电银行客服,将银行预留的手机号修改为欺诈分子掌握的手机号。犯罪分子利用这个漏洞,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支付交易,并收取短信验证码,以完成信用卡盗刷等欺诈行为。
联动优势提醒您,作为持卡人,务必在银行预留高安全级别的核实身份问题,以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篡改。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银行进行查询和处理。
二、短信验证码诈骗
骗取短信验证码是当前无卡支付业务中最为常见的欺诈手法之一。由于支付验证对短信验证码的依赖,欺诈分子通过各种方式骗取持卡人的短信验证码,以完成欺诈活动。
这种诈骗方式有两种典型情况。
一种情况是,欺诈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部分订单信息后,冒充买方的亲友身份,向商户骗取真实买家的个人信息。然后,他们会冒充商户,谎称需要退款,骗取持卡人的卡号等信息,并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这些信息和验证码将被用于支付在其他电商网站生成的虚拟物品订单,最终被转卖变现。
另一种情况是,欺诈分子利用伪基站在人群密集的街道和小区向周围手机用户发送广告或诈骗短信。他们甚至冒充移动运营商、银行等官方号码,发送包含木马链接的欺诈短信。当受害人点击不明链接后,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这种病毒能够拦截并转发支付短信验证码,欺诈分子便利用这个漏洞进行银行卡盗用等欺诈行为。
联动优势提醒您,在当前无卡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增加安全知识的学习,是防范此类欺诈行为的重要措施。请您不要轻信短信中的中奖、返现等内容,切勿通过短信点击链接,以免落入欺诈分子的陷阱。
总结起来,联动优势风险防范小课堂希望通过教育和提醒,帮助大家远离信息诈骗的威胁。持卡人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定期检查银行预留手机号的安全性,并及时与银行沟通异常情况。此外,要警惕短信验证码诈骗,不轻信不明链接,避免个人信息和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想要远离信息诈骗风险,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联动优势风险防范小课堂将是您的有力帮手。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习防范欺诈的知识,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