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些乱象却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近期,拉卡拉因频繁收取流量费引发用户质疑,这一事件再次将支付行业的收费透明度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件回顾:流量费收取乱象频出
据爆料,拉卡拉在1年半的时间内,对某商户收取了4次流量费,总计约303元。该商户于2023年8月入网,被收取45元流量费。此后,分别在2024年6月、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被收取了60元、99元和99元的流量费。更令人震惊的是,此类情况并非个例,拉卡拉逸某客4G电签版POS机遭遇流量费被扣问题的商户多达数百人,部分用户在注册短短半年内就遭遇了两次扣费。
官方回应:未来不再发生类似扣费
面对公众的质疑,拉卡拉的上级机构回应称,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扣费事件。然而,这一表态并未从根本上解释频繁扣费的原因。有业内人士推测,这可能是个别机构和操盘商的个人举措,暗示拉卡拉可能将流量费收取权限下放给了下属机构。
历史问题: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拉卡拉的乱收费问题并非被曝光。早在2024年7月,多家财经新闻媒体就曾报道过拉卡拉向刷卡量少的客户收取“保护费”的事件。当时,大量用户反馈在使用拉卡拉POS收款时,被无端扣除120元运营服务费。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对拉卡拉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
市场乱象:流量费已成收割手段之一
在支付行业,流量费已成为操盘商回本后的主要收割手段之一。尽管流量卡本身的采购成本并不高,但用户却需要支付数倍的费用。更糟糕的是,一些活动机还会每年多次偷偷扣除流量卡费。代理商们打着流量卡的名义扣费盈利,实际上流量卡都是年限套餐卡,每年成本也仅需1~5元。
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环境,用户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建议用户尽可能选择全买断产权的POS机。所谓全买断,即一次性支付购买POS机的所有费用,之后使用过程中的任何费用都由自己掌控,不再受第三方的制约。这种方式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可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合理收费,更加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