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支付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支付机构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7月5日,15家支付机构将迎来续展大考。本文将对这些机构的续展情况进行盘点,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先来看看支付牌照的情况。截至目前,持牌支付机构数量已经由271张减少到191张,各家机构对牌照的诠释也各不相同。一些机构因违法被注销或不予续展,有的进行了合并,有的则选择主动退出支付行业。在临近续展之际,厦门夏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动注销支付牌照,主要原因是业务发展战略调整。夏商集团旗下拥有200多家商户,支付牌照注销并不会对集团内部的业务发展造成影响。
本次将要续展的15家支付机构中,经营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有10家。然而,预付卡牌照只拥有区域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且预付卡机构盈利困难,有的机构选择主动退出支付行业。因此,拥有全国范围展业资质的支付牌照价值更高。
在15家支付机构中,有两家机构存在问题,或许会在此次续展中“减分”。先锋支付拥有全国互联网支付牌照,但近年来一直存在问题。先锋支付曾因合同纠纷等原因被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起诉,未履行执行总额超16亿元。其母公司网信理财也被曝出部分项目到期无法提现,挪用资金事件后,先锋支付的负面连不断。广东信汇也曾多次被爆出资金冻结、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曾被曝违反反洗钱规定,陷入一桩特大洗钱案中。在经营过程中,广东信汇的支付牌照条件受限,曾被实控人王春江用来当作拉升某家公司市值的工具,但两次都未成功,还因此被通报。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两家支付机构的发展,还会影响资本市场的青睐,届时就算有资本需要收购支付牌照,也只会找“家世清白”的机构。先锋支付、广东信汇,也有可能会在此次续展中掉队。
总的来说,支付机构在续展中需要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机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赢得市场竞争。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续展规定,确保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支付机构而言,拥有全国范围展业资质的支付牌照价值更高,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要求和风险。因此,支付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合理选择牌照类型和展业范围,以确保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