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除了日常经营工作和商户拓展外,收单支付机构还在陆续处理之前出现的违规行为。针对支付机构的“跳码”事件,多家机构在2023年4月正式回应,确认并承诺退还相关资金。本文将对这一事件进行回应,并介绍支付机构在此后的整改措施,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探索。
根据北京商报记者的梳理,除了随行付母公司高阳科技未在财报中提及“跳码”事件外,其他7家机构均在2023年上半年公开承认了此问题。其中,部分支付机构如拉卡拉将退还资金纳入了2022年年报,而合利宝等机构则在2023年上半年对该部分支出进行了统计。按照相关协议,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产生的支出将根据资本市场的信披要求在财报中作出说明。
在“跳码”事件发生后,收单支付机构加强了对入网商户的审核,并特别强调对真实商户的管理。一位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针对存量入网商户尚未明确要求整改,但各机构已经开始进行整改工作。确保入网商户的真实性是基本要求之一,一旦发现问题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从一名POS机代理商处获悉,拉卡拉从9月13日开始实施“一机一户”政策,即一台POS机只能对应一个商户。这意味着当用户在POS机上刷卡时,交易信息只会显示该POS机入网时提供的商户信息,大大减少了用户套现的可能性。对于此情况,拉卡拉在采访中表示,公司一直遵循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
针对真实商户的管理举措,海科融通在2023年8月初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化要求。现有存量小微商户需在9月30日前按照规范要求补充资料,对于以个人身份证件申请办理支付受理业务的商户,还需提供门头照片、经营场所照片以及系列辅助证明材料。逾期未补齐的商户将受到影响,无法正常使用支付服务。
除了应对“跳码”事件,支付机构还积极探索跨境支付、商户数字化和支付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发展。例如,海科融通与翠微股份、中国银联、商业银行、ERP服务商、SaaS服务商等合作,以翠微线下门店为中心,打造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为商户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此外,支付机构还与商户合作推动商户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帮助商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支付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例如,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支付机构需要积极探索数字货币支付解决方案,并适应相关政策的调整。同时,随着移动支付、云支付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支付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总之,支付机构在回应和整改“跳码”事件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跨境支付、商户数字化和支付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对支付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支付机构需要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