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9号文即将落地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成为了当前所有收单机构最紧迫的问题。如果你问我,我的答案是拥抱监管,积极合规。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新规则的公司将能够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如果某家公司仍在设法采取拖延、观望或寄希望于“绕道”方式来逃避监管,那说明该公司的领导层对形势认识不清楚,将自己的发展道路束缚得更狭窄。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像股市里的“利空出尽是利好”一样,合规有自己的玩法,越早适应新规则,就越能占据优势地位。相比于继续坚持旧规则但最终违规受罚的公司,那些能够及时合规的公司要好得多。
人们一直在谈论“一机一码”,但忽略了还有“一户”的概念。在理论上,谁先提交备案的“一户”就拥有了小微真实商户的身份,除非用户主动注销。同一个身份证下理论上对于申请设备的数量应该有具体的限制,那些没有合规身份的终端应该被注销,除非出现变异的二清模式。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完成合规后,仍然存在一些“空间”可以生存的可能性。
如果最终情况确实如此,那就证明了我之前的说法。现在的支付机构应该考虑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转变存量,而不是继续被包盘商绑架,走上绝路。当然,新规则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终能够坚持下去的,才能活得更久。
那么作为普通的市场一线人员,我们该如何应对259号文呢?我劝你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使用“同一商户刷卡容易降额”或者“多商户切换刷卡可以养卡涨额度”这类说辞来洗脑自己或者洗脑客户,因为市场形势已经不再允许这样做了。
现在这些说法已经困住了许多市场营销人员,而这些说法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因为实质上无法欺骗银行的大数据。银行知道一切,只是不说而已。只要按时还款,不搞过分行为,正常工作,不进行欺诈,其实就是银行眼中的优质客户。
就像多年来房地产中介坚持的“房价永远涨”的市场营销信念一样,现在也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最终还是回归到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因此,许多人在业务中习惯于制造客户焦虑,最后客户被洗脑,自己也陷入其中,再回过头来安抚焦虑,这样做何必呢?还不如回归到产品和服务本身。
目前全国有187张不同类型的支付牌照,未来几年能够独立运营下去的机构数量很难说,由于我是2021年9月之前的知识,无法提供关于259号文的详细信息和具体应对措施。259号文是一个虚构的例子,可能是在2023年之后发布的一项监管文件。
对于任何新的监管政策或法规,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一般性原则,供你参考:
1.了解法规:仔细研读并理解相关的监管文件,包括259号文。确保你对新的规定和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2.内部评估:评估你的公司目前的合规程度,确定与新规定的差距,并明确需要采取的措施来符合新要求。
3.制定合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个详细的合规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分工和所需资源。确保计划能够全面覆盖新规定的各个方面。
4.与监管机构合作:与监管机构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并确保你的公司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和合作。
5.内部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全体员工了解新的规定和合规要求,并知道如何遵守这些要求。
6.更新政策和流程:根据新规定的要求,更新和修改公司的政策、程序和流程。确保这些文件与新的法规保持一致,并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有效实施。
7.风险管理与监控: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以确保公司的业务活动符合新的合规要求。这可能涉及到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监测工具的使用。
8.外部咨询:如果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或合规咨询机构的帮助。他们可以为你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确保你的公司能够合规运营。
9.持续改进:合规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持续监测和评估你的合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请注意,这些建议是一般性的,具体的应对措施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的监管要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