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庭审公开网的最新信息显示,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案将于明天开庭审理。此案还涉及第三方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参与,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该案的背景和审判进展。
五年前,这起支付牌照股权转让案的始作俑者是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6月,两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北海石基将其持有的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2.5%的股权以近2.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迅付信息是中国央行首批颁发支付牌照的27家公司之一,最初获得的牌照范围涵盖全国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然而,在续展时,央行取消了其网络支付牌照,只剩下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和天津五个省份的收单牌照。根据工商信息,迅付信息的股东包括上海环迅占比67.51%、北海石基占比22.5%和上海驰艺占比9.99%。除了持有迅付信息22.5%的股权外,北海石基还独立拥有一张支付牌照(现已更名为敏付),仅限互联网支付。
根据当时的协议,迅付信息的估值约为11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双方陷入纠纷,最终走上了法庭。北海石基公司首先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案号为188号,要求法院判令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并办理目标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以及支付违约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6月8日受理了此案。
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提出管辖权异议,并认为该案应由合同履行地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然而,法院认为双方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了任何一方在发生争议后可以向原告方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因此驳回了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管辖权异议。
对于法院的裁定,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服并提起上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11月2日做出了(2020)桂民辖终92号民事裁定,驳回了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上诉。
此外,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还向深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1.2375亿元以及逾期返还股权转让款所产生的资金占用成本。
目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审理了这两起诉讼,并将一并移送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处理,明天上午将举行开庭审理。
支付牌照纠纷案的审判即将揭晓,这对于相关公司和业内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事件。我们将继续关注此案的最新进展,并及时向大家报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