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3〕105号)的通知,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主办者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履行备案手续,否则将不被允许提供APP互联网信息服务。
全国范围内的APP备案工作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监督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管理局负责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通知中提到,APP主办者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依法履行备案手续。
此外,工信部还规定了APP主办者使用的域名、IP地址等网络资源应符合相关管理要求,包括《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域名的通知》等。
为了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通知》还提出了相关工作安排。在工作准备阶段(截至2023年8月底),各省级通信管理局将组织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分发平台明确管理要求,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存量APP备案阶段将在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进行,已经开展业务的APP应根据通知要求,通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分发平台向所在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对于已经进行了网站备案的APP,只需补充完善相关的APP信息,无需重复提交主办者的身份信息。对于没有网站备案信息的APP,需要按照通知规定进行备案手续。
在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的监督检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APP备案检查工作,省级通信管理局将督促相关单位填报、补充和更新APP备案信息,并对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分发平台和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于未履行备案程序、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APP,省级通信管理局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常态化工作阶段将从2024年7月开始,并持续进行。省级通信管理局将定期组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分发平台和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进行APP备案信息准确性考核,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APP合规管理,提升移动互联网监管水平。
工信部的通知引起了微信和支付宝的关注,它们也相继发布了针对小程序的备案要求。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在8月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微信小程序备案的通知》,要求所有微信小程序在2023年9月1日之前完成备案才能上架,逾期未完成备案的小程序将于2024年4月1日起被清退。同样,支付宝也在8月10日宣布,将在近期推出ICP代备案相关服务,协助开发者完成支付宝小程序备案。具体的代备案系统开启时间和操作指引将另行通知。
根据最新发布的工信部通知,《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3〕105号),所有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支付APP和小程序主办者都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办理备案手续。如果未完成备案,将面临清退的风险。
该通知要求支付APP和小程序主办者遵守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依法进行备案手续。此外,还规定了使用的域名、IP地址等网络资源应符合相关管理要求。
备案工作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监督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管理局负责实施监督和管理。工作安排包括准备阶段、存量APP备案阶段、监督检查阶段和常态化工作阶段。
在准备阶段,各省级通信管理局将明确管理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存量APP备案阶段将在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进行,已经开展业务的APP需要通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分发平台向所在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手续。对于已进行网站备案的APP,只需补充完善相关的APP信息。对于没有网站备案信息的APP,需要按照通知规定进行备案手续。
监督检查阶段将在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进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APP备案检查工作。在常态化工作阶段,省级通信管理局将定期组织考核和加强APP合规管理。
微信和支付宝也发布了针对小程序的备案要求。微信要求所有小程序在2023年9月1日之前完成备案才能上架,逾期未备案的小程序将于2024年4月1日起被清退。支付宝也将推出ICP代备案服务,协助开发者完成支付宝小程序备案。
总之,根据工信部的通知,支付APP和小程序主办者必须完成备案手续,否则将面临清退。具体的备案流程和要求可以咨询相关的省级通信管理局或参考工信部的官方指南。